-
【旅顺口区招商】滨海市开发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4年1-2月,滨海市开发区财政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9%,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域内招商引资工作的扎实推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财税征管效能的有效提升,为全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好了局、起好了步。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导产业贡献突出 滨海市开发区始终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抓手,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倾斜等方式,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2024年1-2月,区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保持同比增长,重点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订单量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带动相关税收贡献稳步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在研发投入加大和创新成果转化的双重驱动下,多个拳头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成为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开发区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企业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张,产业发展的多元支撑格局逐步形成,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招商引资精准发力,项目落地见效显著 招商引资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2024年以来,滨海市开发区围绕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需求,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成功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开发区注重与企业的深度对接,从项目洽谈、落地到投产提供全流程服务,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1-2月,已有部分新引进项目实现阶段性投产,相关企业开始产生税收贡献;同时,一批续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预计年内将陆续达产,为后续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储备了充足动能。此外,开发区还积极盘活闲置资源,通过“腾笼换鸟”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税收贡献,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财税征管协同高效,收入质量稳步提升 为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库,滨海市开发区财政、税务部门加强协同联动,构建起“信息共享、数据互通、联合征管”的工作机制。税务部门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对重点税源企业、重点行业实施动态监控,精准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确保税收征管无死角;针对中小微企业,在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加强纳税辅导和政策宣讲,引导企业规范财务核算和纳税申报,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财政部门则强化收入调度和分析研判,密切关注收入进度和结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征管中存在的问题。2024年1-2月,开发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保持较高水平,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发展活力增强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也是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保障。滨海市开发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从注册登记到生产经营的全周期服务。在政策支持方面,开发区全面落实国家和地方各项惠企政策,通过财政补贴、融资支持、要素保障等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开发区加强政企沟通,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倾听企业诉求,及时回应和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2024年1-2月,区内企业开工率、达产率保持较高水平,企业盈利状况逐步改善,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稳定的税源支撑。 总的来看,2024年1-2月滨海市开发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稳步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的直接体现。下阶段,开发区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财税征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2025-07-17
-
【旅顺口区招商】设计有效载体筑牢制度根基——大连旅顺口区党建实践新举措
2023年,大连旅顺口区持续强化党建工作载体创新,通过系统性推动制度落实,有力支撑了全区招商引资环境的优化提升。该区聚焦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设计针对性强的实践载体,覆盖多元领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党员示范作用,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并通过制度化举措营造亲商稳商的氛围,有力支撑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 一、构建全域覆盖的制度框架体系。大连旅顺口区坚持紧扣中央和省委、市委系列制度要求,在2023年形成“1+3+6”核心框架,即以一套综合性制度为统领,涵盖三大重点任务和六类专项载体。该设计充分对接上级精神与基层需求,避免一刀切问题,例如在农村领域强调规范化示范村建设与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相结合,在城市领域探索网格化党支部机制。框架整合了资源管理平台和评估机制,确保制度执行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弱化量化指标聚焦,转而突出实效导向,筑牢了全域支撑点。 二、深化农村领域规范化建设。针对乡村治理短板,大连旅顺口区在农村领域实施了党建规范化示范工程和专项整顿行动。2023年,通过建立示范村标准体系,强化基层党员培训与管理,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升级。载体设计上,整合农技推广和政策普及资源,优化村级议事决策机制,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案例,提升基层组织执行力,为招商引资下乡项目提供可靠制度背书。 三、创新城市社区网格管理机制。在城市社区板块,大连旅顺口区试点“红管家”网格党支部模式,聚焦精细化治理需求。2023年,机制覆盖全区网格单元,设置党员领衔的管家小队,负责日常矛盾调解和服务响应。载体设计融入数字化平台,弱化数据反馈强化过程监督,增强居民参与度,带动社区经济微循环,间接促进地方企业投资信心,服务招商引资配套环境优化。 四、强化机关服务效能活动。在大连旅顺口区机关单位,推行“三个表率”建设活动,突出模范机关创建。2023年,载体实施聚焦效能提升和纪律教育,通过案例剖析和岗位实践,固化标准流程,减少工作冗余。活动对接政务公开和审批改革,提升行政效率,营造透明稳定的政务环境,为外部资本注入和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供可靠支持。 五、实施中小学校政治引领行动。中小学校领域,大连旅顺口区在2023年推进“三强化”专项行动,即强化政治训练、政治引领和政治融入。载体建设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师培训,弱化绩效统计强调育人实效,例如融入党史学习和德育活动,构建学生-家庭-学校联动机制。此举优化了教育软环境,增强了区域人才吸引力,服务招商引资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布局。 六、深化国有企业组织优化活动。大连市旅顺口区聚焦国企板块,2023年开展“三强”活动——强班子、强组织、强作用。载体实施依托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党委核心作用与经营融合,例如推进决策会商机制。活动弱化经营数据强调合规性,形成责任传导链条,提升了企业信誉度,夯实招商引资基础,服务区属企业投资合作。 七、拓展“两新”组织党建强基行动。针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大连旅顺口区2023年推行“扩面强基”载体行动,扩大组织覆盖和基础建设。通过党建指导员派驻和互助平台搭建,整合资源服务新业态发展,弱化规模数据突出制度适配性,增强新经济主体稳定性,拓展招商引资新空间。 八、实现点面统分推动的制度架构体系化。整体上,大连旅顺口区通过前述载体协同,在2023年形成覆盖城乡全域的动态制度网络,点面结合强化薄弱点治理和示范点推广,统分结合确保上下贯通。架构突出可操作性和长效机制,弱化短期成绩强调整体效应,营造了制度信赖环境,稳定市场主体信心,支撑招商引资的可持续增长路径。 九、总结载体创新助力区域发展实效。大连旅顺口区2023年载体设计全程闭环评估、迭代优化,强化了制度执行力与党员示范辐射力。全流程弱化数字追踪突出政策溯源,筑牢了招商引资软环境,经验已形成区域样本,推动了区级治理体系提质升级。
2025-07-11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